现阶段新冠病毒感染新六问


严格佩戴N95口罩,严格执行手卫生,如果开展气管镜、诱导痰等医疗操作,注意医疗安全防护。
减少病房多名医护同时聚集。
留出时间进行病房的彻底消杀清洁。
阳性患者病房房门非必要不敞开,加强室内通风,每日至少三次,每次超过30分钟。
有条件的医护建议在单位洗澡后再回家,回家时建议选择开车或共享单车;如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注意做好防护。
有条件者建议以家门为线进行分区,并提前准备好各区域用物。门外设为污染区,玄关区域作为缓冲区,剩余区域作为清洁区。
◆ 在鞋底喷洒75%医用酒精或者1:100稀释后的84消毒液后,将鞋脱在污染区。
◆ 进入缓冲区后,将口罩脱下(注意不要触碰口罩外侧)放入统一的垃圾袋中,并向垃圾袋内喷洒 75% 医用酒精,将垃圾袋封好暂放在门外。
◆ 将外衣脱下后小心地由里向外卷起并悬挂于窗口通风处。从外面带回的物品(包括手机、钥匙等),用75%医用酒精喷洒并擦拭。
完成前述工作后按照七步洗手法仔细清洗双手,并清洗脸部、颈部等暴露于空气中的部位,开窗通风5-10分钟。
◆ 新冠感染均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如咽痛、鼻塞、流涕、咳嗽等,并迅速出现发热,热型无明显规律,3到5天后症状逐渐好转,1周左右痊愈。
◆ 转重症多出现在病程的7天左右,如呼吸困难特别是呼吸急促,自测血氧饱和度<93%,要警惕疾病进展,建议就医完善胸部CT检查和血常规等基本化验。
初次感染可获得免疫保护,一般感染后3-5个月免疫保护力下降,可以发生再感染。尤其是当病毒株发生变异后,新毒株再感染的机会增大。如:感染过德尔塔毒株的病人,可以再感染奥密克戎毒株。
一般感染后1周左右症状可缓解,症状改善或抗原阴性可以返岗。恢复工作后避免短期内超强度的工作,规律作息,均衡营养。
◆ 如果是干咳,可选用甘草片、棕铵合剂、双氢可待因、复方甲氧那名等。
◆ 如果伴有明显咳痰,建议以化痰祛痰药物为主,如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桉柠蒎、鲜竹沥液、标准桃金娘油、羧甲司坦、福多司坦等。需要提示的是,新冠病毒感染不是细菌感染,即使有黄痰,病程一周内不建议使用抗菌药物。
如果感到咽痛,可以选用喉咽清颗粒、西瓜霜含片、金喉健喷雾剂或薄荷叶泡水。
建议选择口服药物,雾化存在病毒传播风险。
此外乙酰半胱氨酸是化痰药物,布地奈德只有对哮喘或者慢阻肺加重时有作用,普通上呼吸道感染或者只是咳嗽,不推荐雾化激素。
新冠病毒感染后如果出现腹泻症状,伴有恶心的患者,需要根据腹泻的情况,补充水和电解质。
如果腹泻严重是需要加重肠道益生菌和蒙脱石散对症治疗。同时建议饮食上流食温软,碳水为主,补充胡萝卜、苹果等。
保护脆弱人群,是当下疫情全社会共同努力需要做到的,特别是一些尚未接种疫苗的老人,所以做好保护策略至关重要。
建议:
抓紧时间接种疫苗,降低脆弱人群重症感染风险;
尽一切努力延缓脆弱人群感染时间;
慢性基础病患者储备好长期用药,必要的退烧、止咳、化痰等缓解症状用药,不主张过度囤“新冠预防用药”,非必要不去医院;
了解家里老人基础病急性加重时的症状表现,发生相应加重症状时及时就医。
保证充足的休息和均衡营养,保持良好心态,可以选择视频或者电子化方式亲友相聚或聊天,放开早期,从保护脆弱人群角度,尽量控制串门或者大型聚会等。一旦感染,做好健康监测,如出现呼吸急促、高热不退、精神萎靡、脓痰咯血等,需要及时就诊。
文字:王一民 秦耿
审核:曹彬 杨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