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院务公开>媒体报道

预塑形导丝+脑保护装置: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双保险”

发布来源:健康报
发布时间:2023-09-28
字体:

中日友好医院

心脏科主任

郑金刚


近日,笔者团队成功为一名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完成了首例预塑形导丝和脑保护下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患者是一名79岁老年女性,主动脉瓣狭窄已有5年,胸闷、憋气有1年余。超声心动图提示先天性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可疑)。超声提示重度主动脉瓣钙化并狭窄。

针对患者存在主动脉瓣狭窄并伴有严重钙化的情况,治疗团队对手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格外重视。为确保患者安全,治疗团队利用影像技术进行了更细致的检查,并对手术流程以及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了全面评估。最终,决定为患者施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施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时,导丝不仅起到引导瓣膜进入血管的作用,还是手术操作的重要支撑。在临床实践中,传统导丝操作存在一定的严重风险,包括引发心肌损伤和心室穿孔等。同时,手术操作过程中产生的血栓碎片也可能导致脑血管栓塞。由此可见,选择合适的导丝至关重要。此外,该例患者心室偏小,加大了传统导丝的操作难度。
针对上述风险和挑战,治疗团队决定采用抗栓塞脑保护装置来避免脑卒中的发生,并引入预塑形导丝技术降低手术风险。预塑形导丝具有优秀的弯曲可控性,能更好地适应复杂的血管解剖结构,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起到引导并塑形输送系统的作用,确保了瓣膜放置位置和角度的准确性。脑卒中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并发症。有研究表明,术中发生脑卒中的风险相对较高,尽管患者可能并未表现出相关症状,但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团队还是决定为患者采取脑保护措施。
研究显示,抗栓塞脑保护装置可降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60%~80%的相对脑卒中发生风险,还可降低主动脉瓣狭窄患者60%的致残性脑卒中发生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团队在两个脑保护装置中都发现了栓子掉落。这一发现也表明脑保护装置可成功捕捉手术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碎片,有效避免了脑卒中的发生。
当决定使用脑保护装置时,临床医生要先对患者的颈动脉进行准确评估,因为颈动脉的粗细直接影响保护和封闭效果。如颈动脉过粗,可能会影响保护装置的密封性和稳定性,导致保护效果不佳,甚至无法使用。
当前,现代医疗逐渐向精细化、个性化方向发展。以心脏手术为例,不少创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左心耳封堵术、心肌梗死室间隔穿孔修补术以及本文介绍的最新带有“双保险”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等。

未来,心脏科团队还将继续开展更多的二尖瓣、三尖瓣介入治疗前沿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治疗选择。

中日友好医院 © 版权所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