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医药 :幸福呼吸项目将覆盖全国31省市自治区,带动呼吸病体系建设(2020年11月18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我国具有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疾病负担的特点。全国慢阻肺患者近1亿,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为13.7%。面对严峻的疾病防治形势,我国基层慢阻肺诊疗环节仍十分薄弱,存在知晓率低、漏诊误诊率高的问题。在第19个世界慢阻肺日来临之际,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国家呼吸中心主任王辰院士在今天举行的“2020年中国慢阻肺分级诊疗大会”上致辞表示,面对我国慢阻肺防控的严峻形势,近三年来,通过‘幸福呼吸’项目,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幸福呼吸’项目目前遍地开花,下一步最急需做到的是全面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从慢阻肺防治体系建设开始,带动呼吸病体系的建设。感谢各方为项目的付出。
据介绍,截至今年10月底,“幸福呼吸”项目累计对超过128万人进行问卷筛查,为超过22万人提供肺功能检查,26672例确诊慢阻肺患者纳入规范化长期随访管理。该项目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对基层医生开展慢阻肺疾病相关诊疗知识培训424场,累计超32万人次进行了学习;各地举办慢阻肺诊治、肺功能使用培训班1200期,累计培训94502人次;组织居民开展慢阻肺健康教育累计1193场,近71415人次居民参与健康讲座。
中日友好医院周军院长谈到,2020年,在与新冠疫情的斗争中,人类意识到了呼吸系统疾病的严重危害。慢阻肺是呼吸系统代表性的疾病,社会对慢阻肺预防与控制重要性的认知亟需提高。自‘幸福呼吸’项目启动以来,得到了国家层面、卫生健康委的高度重视,医疗卫生机构的积极响应,及社会的大力支持。随着国家呼吸病学中心落户中日友好医院,我们将把做好幸福呼吸项目作为我们的责任,体现作为国家级医院的责任担当,举全院之力推动项目实施,不断提升我国基层呼吸疾病的防治能力,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2020年,各地不畏困难,坚定地推进“幸福呼吸”项目顺利进展。项目第三期增加河南省洛阳市、重庆市九龙坡区、湖南省衡阳市、云南省昆明市、湖北省武汉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四川省德阳市、江西省赣州市、江苏省扬州市9个试点地区。2021年拟在全国新增11个地区,全面覆盖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新增覆盖1亿535万人口。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原局长,现任清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宗久局长致辞:“慢阻肺的问题,是一个早期的干预和预防管理的问题,是一个长期健康管理的问题。中日友好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在幸福呼吸慢阻肺分级诊疗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团结起了全国力量。希望该项目可以为慢阻肺防治和管理打通一条完整的技术路线,让全体人民健康教育水平得到普遍提高。”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聂春雷司长致辞:“‘幸福呼吸’项目的顺利开展,离不开试点地区、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全力支持,国家以及各地卫健部门,将继续关心支持幸福呼吸项目的开展,期望项目组不断深入研究,清晰谋划,瞄准目标,重点突破,为基层培养一批适宜人才,逐步提升基层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和管理能力。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为建设健康中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此次大会隆重召开之时,同时发布了3本原创著作,《中国18个地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报告》(2019年版)、《慢性呼吸病疾病康复临床操作路径》以及《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0年增刊。人民卫生出版社总编杜贤参加新书发布并致辞:“在3年前我参加了‘幸福呼吸’项目启动会议,3年后的今天我们拥有了重大成果,我相信再过3年,到十四五的时候,我们会推出更重大的成果,那就是医教研的科学、中国的防控以及中国的模式,能够成为一种学术汇总、学术方案、学术标准、学术规范、学术的中国的模式,能够立足中国,走向世界,为人类健康共同体做出我们中国科学家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