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院务公开>医院新闻

肺移植科建科6周年|肺病患者的第三次生命:同侧二次肺移植成功!

发布来源:胸外科、肺移植科
发布时间:2023-04-11
字体:

2023年47日,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肺移植科梁朝阳教授团队再次成功实施1例复杂同侧二次肺移植,标志着团队在肺移植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的进步。这一天,也是医院肺移植科建科6周年的纪念日。

前段时间,肺移植科门诊来了一位“老患者”,再次寻求帮助。老刘(化名)今年58岁,6年前外院诊断“间质性肺病”,2年前在我院接受了双肺移植手术。当时术中应用了人工膜肺(VV-ECMO),术后第一天就撤除ECMO拔除气管插管,3天后转回普通病房,后经积极治疗康复出院。10个月前患者着凉后出现咳嗽加重,痰量增多,气管镜活检高度怀疑肺移植排斥。3月前老刘罹患重症肺炎?,再次出现病情加重,同时合并慢性肺移植失功,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加重。2个月前发生右侧气胸,接受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右肺持续漏气,活动时喘憋明显。无奈只能寻求二次肺移植帮助。

经多学科会诊,确认老刘的病情需要接受二次肺移植。经历了2个多月的煎熬与等待,2023年46,老刘终于接到配型成功的好消息,北区MICU紧急为他办理入院。医院对本次手术高度重视,手术前夜,胸外科、肺移植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等相关科室专家再次详细讨论患者病情,商讨手术方案及应急预案,所有科室密切合作,努力为手术实施提供最好的保障。

胸外科供肺获取团队几天前就已赶到供体所在医院反复进行供肺维护,初步评估供肺质量合格。手术当天早7点半开始获取供肺,1小时后供肺顺利摘下,再次确认获取的供肺质量合格后,梁朝阳主任启动肺移植手术。早已在手术室内等候的麻醉科宋鸿海、任宪凤、邢军主任团队熟练完成麻醉诱导,评估需要ECMO辅助。MICU李敏、张泽宇等迅速为患者建立VV-ECMO。1130分,梁朝阳主任及胸外科肖飞、苏昆松等正式为患者进行手术。患者2年前进行过双肺移植,胸腔内各处解剖关系已发生较大变化,尤其是肺门处结构彼此粘连紧密,稍有不慎,会发生灾难般的大出血,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从开胸伊始,梁主任即带领整个手术团队,稳扎稳打,小心做好每一处解剖,仔细完成每一处止血,凭借扎实的手术基本功和“胆大心细”的胸外科优良传统,硬是在胼胝样粘连的肺门结构中,准确解剖出肺动脉干、左心房、右主支气管等关键结构,顺利切除病肺,并娴熟的为患者植入质量上乘的爱心供肺。手术过程中,麻醉科赵晶主任、张亚军主任、张颖护士长多次询问、随时关注手术进度,确保手术安全。下午2点半,肺动脉开放,新肺颜色瞬间变得粉红,伴随着麻醉医生轻盈有力的捏动皮球,肺脏一呼一吸,进入良好工作的新模式。复杂的同侧二次肺移植手术初步成功!术后患者安全返回MICU,术后第1天即顺利脱离ECMO辅助,术后第2天已经拔除气管插管,进入快速康复模式。

4月9日老刘拔管后醒来,再次体会到畅快呼吸的感觉。作为“过来人”,他特别懂得肺移植的艰辛,手术后还有抗感染、抗排斥、术后康复等一关关要闯,“移路”不易。作为少有的同侧二次肺移植患者,他可能不知道手术过程有多么凶险,术中仅仅200ml的出血量,背后是整个肺移植团队不断精进外科手术技术、精进麻醉重症管理经验的成果。老刘一定会带着器官移植捐献者的大爱、带着中日医院肺移植团队的祝福,乐观、勇敢、坚强的享受今后的每一天。

团队介绍:

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肺移植科团队是北中国地区最大的肺移植中心。多年来,团队始终兢兢业业,秉承呼吸中心王辰院士、刘德若教授全力开展肺移植的优良传统,在科主任梁朝阳教授和陈文慧主任的带领下,扎实、勤奋、低调的完成了肺移植各项工作。在患者高龄、病情普遍危重的情况下,仍保持较高生存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医院近年来高度重视器官移植工作,将器官移植作为重点发展的五大学科群之一,肺移植团队在前期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仍不断在优化供肺维护、手术团队建设、麻醉及重症监护管理、术前评估及术后精细化照护等方面实现突破。全科年轻医生在满负荷日常工作的巨大压力下,仍满怀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肺移植工作,努力传承和发扬中日友好医院“肺移植精神”。

梁朝阳主任团队再次顺利完成同侧二次肺移植手术,得益于医院领导及各职能部门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全院各相关临床科室的紧密合作。中日友好医院肺移植团队也将继续努力前行,不断提升团队能力,对标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高水平肺移植中心,为终末期肺疾病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保障。

文字:肖飞

图片:苏昆松

47日,肺移植手术正在开展

中日友好医院肺移植科建科6周年纪念

患者术后成功转归

中日友好医院 © 版权所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