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护理单元荣获北京市“先进护理团队”称号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的政策措施,加大护理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展现护士时代风采,号召广大护士学习先进、奋发有为,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在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开展了2021-2022年度优质护理先进典型推荐遴选工作。经单位申报、属地推荐、专家评议,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护理单元荣获北京市“先进护理团队”称号。
传承辛育龄红医精神,建设优秀护理队伍。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成立于建院之初,由“七一勋章”获得者、首任院长辛育龄教授亲自创办。多年来,胸外科护理单元与医生精诚合作,将辛育龄红医精神薪火相传,在护理临床、教学、科研等方面积极主动作为,以高质量护理为高水平医疗保驾护航。2011年胸外科被卫生部评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2012、2013年度获得复旦大学排行榜提名;近几年,胸外科在全国综合医院科技量值(STEM)持续排名前10位,多次荣获“巾帼文明岗”、“先进护理单元”等表彰。科室前任主任刘德若教授、现任主任梁朝阳教授均强调护理团队的重要支撑作用:“这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是医院的支持、全科上下齐努力的结果,更离不开护理团队的协同”。
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创新护理模式。在护理部取消主/药班、床位调配、Attending护理组制度、DRG护理质控员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中,胸外科护理单元均作为首批试点及示范科室;同时,与科室各医疗亚专业组协同配合,加快病床使用及周转,病房床位使用率及平均住院日等指标稳居医院前列。高速高效的工作并没有让胸外科护理团队放弃对高护理质量的追求,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护理质量连续三年“零扣分”,在全院近70个护理单元中名列前茅。在数次院外护理专家的评审及检查中,得到高度认可。
重视护理教学与科研,科教成绩斐然。胸外科护理单元承担覆盖见习、实习、进修及规培护士等护理教学对象全范围的带教工作;作为护理部推荐示范单元,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教育部对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实习基地的评审;作为肿瘤专科、老年专科、呼吸专科、管理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基地,承担各类专科护士的带教任务。同时积极鼓励并推选优秀护士外出学习,推进专科护理发展。科研方面,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开展各类科研项目,主持及参与多项课题,发表文章数十篇,获批专利二十余项。科研护士团队助力科室成为医院唯一取得GCP资格的外科科室。
筑牢红色堡垒,充分发挥党建对护理工作的推动作用。胸外科护理单元是中日友好医院“辛育龄小分队”的主要力量之一。疫情初期,胸外科护理队伍整建制投入到抗疫综合病区的零基础筹建和病人收治工作中。在做好科室疫情防控同时,坚持派出多名护士全程参与院内外疫苗接种及核酸检测采样任务。中日友好医院支援地坛医院收治重症患者期间,在科室护理人力紧张的情况下,护士长仍带领1名护士随队出征,并作为援助地坛护理组长,与医疗团队一起实现了安全救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这一切,体现了胸外科护理团队的勠力同心,也证明了这支队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胸外科护理团队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己任,牢记并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不断夯实护理质量,提升护理品质,推进胸外科护理专科不断发展,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