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发布|曹彬教授共同主编欧洲呼吸学会新冠专著发布,呼吸中心多位研究者参与相关章节编写

发布来源:中日友好医院国家呼吸中心 发布时间:2024-09-02 字体:

2024年9月1日,欧洲呼吸学会(EuropeanRespiratorySociety)出版的第105本专著《新冠肺炎最新动态》(COVID-19:AnUpdate)在线发布。ERS主席JamesD.Chalmers教授担任专著主编,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副主任曹彬教授与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CatiaCilloniz教授受邀担任专著共同主编。

2023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不再是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HEIC),但是新冠带来的挑战并未结束,并且新冠仍未消失。在全球医务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对于新冠有了更深的了解,并且可以更全面地反思这一次大流行。

本书是在2021年ERS出版新冠专著的基础上进行的更新。邀请来自11个国家的专家针对这一全球性疾病进行了深入探讨。全书共有19个章节,所涵盖的主要内容包括:

新冠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

门诊、住院、重症新冠患者的诊疗进展

特殊人群(慢性肺部疾病、免疫移植患者、间质性肺疾病)新冠感染

长新冠的流行病学与机制探讨

此外,本书还关注了新冠疫情对临床研究和科学出版的影响,并展望未来,讨论我们从这场大流行中学到的经验教训。书中还有专门的章节,从患者角度分享新冠患病的感受、疫情对普通人生活带来的影响。这本书为希望深入了解新冠的研究人员、医生和公众提供了宝贵的知识与见解。

中国呼吸学者深度参与了这本专著的编写工作。来自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团队、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关伟杰教授团队的11位研究者受邀参与编写了专著的3个章节,展示了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另外有多位国内专家受邀参与专著各章节的审稿工作。

关伟杰教授团队综述了新冠全球大流行的演变与变异株的影响。文章回顾汇总了新冠全球大流行的时间线,强调了不同变异株的持续演变,并讨论新冠病毒变异株出现的驱动因素,概述变异株出现的演变轨迹和管理策略。了解新冠流行模式和变异株出现的因素,可以增强公共卫生政策和未来疫情的应对准备。

曹彬教授团队撰文综述了新冠感染的临床表现和疾病谱系。目前认为,新冠是由呼吸道病毒感染所导致的多系统疾病。随着病毒的不断演变,新冠感染的临床表现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多数感染是无症状的,或者仅导致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然而,少部分患者在感染急性期发展为肺炎,甚至出现肺外并发症,常伴有基础疾病的加重,其中一些患者可能进展至呼吸衰竭甚至死亡。特殊人群,特别是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特征,包括持续感染。此外,新冠感染还可能产生长期健康影响。尽管新冠大流行已经宣告结束,我们仍需对新冠进行仔细的管理和长期随访。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徐九洋医师,清华大学八年制医学生李靓雅、金阳参与综述文章的撰写工作。

在另一个章节中,曹彬教授团队撰文综述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病毒性感染中毒症,并绘图总结可能的病理机制。相当一部分新冠住院患者并发病毒性感染中毒症(viralsepsis)。病毒性感染中毒症与细菌性脓毒症在病理生理学上存在关键差异。PAMP和DAMP在重症新冠的病理生理中起重要作用;过强且延迟的干扰素反应可能加剧炎症反应,并促进重症化发展;重症患者出现内皮损伤和凝血功能障碍。文章中还总结了不同免疫细胞参与新冠病毒性感染中毒症的机制。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李辉主治医师、余家沛博士后、徐九洋医师参与了文章的撰写工作。

欧洲呼吸学会专著系列(ERSMonograph)是一套专业丛书,每一期都针对呼吸健康的一个特定临床领域提供全面的综述,传达相关领域研究的最新技术和系统信息。书中包含丰富的科学细节、具体案例研究,深入探讨个体患者的诊断和管理。

本书是专著系列的第105本,涵盖了长新冠、新冠治疗、新冠病理生理学等重要议题。本书纸质版将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ERS2024年会发布,电子版可通过欧洲呼吸学会网站获取:https://books.ersjournals.com/content/covid-19-an-update

分享到: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42996号

京卫网审字﹝2008﹞第25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50042号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