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访问中日友好医院教育教学网络管理平台!

“安全伴我行,志愿更精彩”志愿服务安全主题日活动圆满结束

作者:

为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计划”,坚持健康优先的原则,并进一步提升公众的健康安全意识和急救技能,在中日友好医院教育处的精心指导下,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学生会社会实践部于2025年3月15日成功举办了“安全伴我行,志愿更精彩”志愿服务安全主题日活动。本次活动走进了樱花园社区,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急救知识盛宴,反响热烈。

在活动开展前,社会实践部成立了活动筹备小组,邀请经验丰富的急救专家作为指导,与具有扎实临床与急救知识的同学提前沟通教学重点与流程,确保教学质量。我们购置了绷带、三角巾等教学用具,并且从中日友好医院教育处借用了海姆利克演示用模型。活动现场,我们张贴宣传海报,分发安全急救知识宣传手册,吸引了居民们的关注,得到了热烈的反响,取得了居民们的一致好评。

活动中,中日友好医院2024级中日硕博班的薛媚同学担任主讲者,北京中医药大学2020级卓越中西医结合2班的万琴同学担任助教,为社区居民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海姆利克急救法这一关键时刻能挽救生命的急救技能。


气道异物梗阻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紧急情况,一旦发生,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窒息,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薛媚同学首先介绍了气道异物梗阻的定义、常见症状以及高危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和患有吞咽障碍者。随后,她详细阐述了海姆利克急救法的原理和重要性。海姆利克急救法通过腹部冲击、胸部冲击或背部拍击等方式,利用肺内残留气体产生的压力,将气道内的异物排出,从而解除梗阻。薛媚同学强调,气道异物梗阻的黄金救援时间是4分钟内,因此掌握这一急救技能至关重要。


在演示环节,薛媚同学和万琴同学分别展示了成人、孕妇和婴儿海姆利克急救法的标准操作步骤,并强调了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常见误区。她提醒居民,在实施急救时,一定要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急救,避免误操作;同时,要掌握正确的冲击力度和频率,避免用力过猛造成二次伤害。薛媚同学还现场指导居民进行模拟操作,确保大家能够真正掌握这一急救技能。

此外,本次活动还简要介绍了骨折夹板固定的正确操作方法,这一技能在发生骨折等意外情况时,能够有效减少二次伤害,为伤者的后续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通过本次志愿服务安全主题日活动,樱花园社区的居民不仅深刻认识到了急救知识的重要性,还亲自体验并掌握了海姆利克急救法等实用的急救技能。活动结束后,通过现场交流收集反馈,多数参与者表示收获颇丰,学会了实用急救技能,增强了面对紧急情况的信心。他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类似的活动走进社区,为居民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学生会将继续秉承“守护健康,奉献爱心”的宗旨,积极组织更多类似的公益活动,为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